洏 异体字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部首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ér ㄦˊ

1、煮熟。

2、〔涟〕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

3、不凉不热的水。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如之 平聲 開口三等 nʑĭə nji/rio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词性变化

ér

〈形〉

流泪的样子 [shedding]。如:洏洏(流泪的样子);洏涟(涟洏。流泪的样子)

详细字义

ér

〈名〉

古水名 [Er River]

洏,洝也。从水,而声。——《说文》。按,洏水,即今直隶遵化州之滦河。”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洏·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正韻》如之切《韻會》人之切,音而。《說文》洝也。一曰渜水也。

又連洏,流涕貌。《王粲詩》涕流連洏。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洏

洝也。一曰煑孰也。从水而聲。如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洝也。洏與渜音近。耎從而聲也。从水。而聲。如之切。一部。一曰煑孰也。肉部曰。胹,爛也。然則洏與胹同也。內則作濡。葢字之誤。注曰。凡濡謂烹之以汁和也。

方言集汇

粤语:ji4

客家话:[梅县腔]j2[海陆丰腔]ri2[客英字典]ji2[台湾四县腔]ji2

English

tears; tearful

洏字组词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