蘖 繁体字
异体字
拼音 niè
注音 ㄋㄧㄝˋ
部首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 20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niè ㄋㄧㄝˋ

◎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枝。分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五割 入聲 開口一等 ngat ŋɑt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魚列 薛B開 入聲 開口三等 仙B ngiet/ngyet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词性变化

niè

〈形〉

通“糱”。高 [high;tall]

宋王筑为蘖台。——《吕氏春秋·过理篇》

櫱 niè

〈名〉

(1)生芽的米 [budded rice]

蘖,芽米也。——《说文》

(2)酿酒的曲 [yeast for wine-making]

以蘖为酒。——《管子·禁藏》

(3)又如:蘖酒(曲酒);蘖曲(酒曲)

详细字义

櫱 niè

〈名〉

(1)(形声。从木,薛声。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2)同本义 [tiller]

若颠本之有由蘖。——《书·盘庚上》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

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寻木起于蘖栽。——《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3)又如:槎蘖(砍伐幼林)

(4)植物的芽 [sprout]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王观国《学林》

(5)如: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

蘖·康熙筆画:23·部外筆画:17

《正韻》魚列切,音臬。斫木餘。

又肄生曰蘖。

又《字彙補》姓也。《何氏姓苑》本姓薛,東莞人避仇改之。《字彙》木櫱字有屮無艸,今从艸,似誤。○按《正韻》亦下从,非从木。疑卽櫱字之譌。

《集韻》博厄切,音擘。《唐韻》俗檗字。《說文》黃木也。或从薛。《本草》李時珍曰:蘗,木名。義未詳。俗作黃柏者,省寫之譌也。《鮑昭·行路難》剉蘗染黃絲,黃絲歷亂不可治。

又與薛通。詳薜字註。

方言集汇

粤语:jit6

客家话:[海陆丰腔]ngiet7ngiap7[客英字典]ngiet7[台湾四县腔]ngiet7ngiap7[梅县腔]nget7

English

stump, sprout

蘖字组词
带蘖的成语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