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 异体字
拼音
注音 ㄈㄨˊ
部首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fú ㄈㄨˊ

1、〔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2、同“袱”。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部 韻攝 罗马字 国际音标
房玉 入聲 開口三等 byuk/bivk bʰĭwok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详细字义

襆 fú

〈名〉

(1)包东西的布 [cloth-wrapper]。如:幞巾(幞头)

(2)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也称“幞头”(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幞头”)[scarf;kerchief]

高幞广带。——《古今小说》

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水浒传》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部】

幞·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2

《唐韻》房玉切《集韻》《韻會》逢玉切,音襆。《說文》帊也。《集韻》帕也。《玉篇》巾幞。《廣韻》幞頭,周武帝所製。裁幅巾,出四脚以幞頭,乃名焉。《唐書·車服志》幞頭起於後周,便武事者也。《二儀實錄》古以皂羅三尺裹頭,號頭巾,三代皆冠。列品黔首,以皁絹裹發。至周武帝,依古三尺裁爲幞頭,唐馬周交解爲之。《朱子·語類》唐人幞頭,初止以紗爲之。後以紗軟,砍木作一山子,在前襯起。《筆談》梁高祖始布漆於紗,施鐵爲脚。《宋史·輿服志》幞頭,一名折上巾,起自後周,然止以軟帛垂脚。隋始以桐木爲之,唐始以羅代繒,惟帝服則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漸變平直。國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乗輿或服上焉。其初以藤織草巾子爲裏,紗爲表,而塗以漆,後惟以漆爲堅,去其藤裏,前爲一折,平施兩脚,以鐵爲之。

又《集韻》博木切,音卜。裳削幅謂之幞。或作襆。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七】【巾部】幞

帊也。从巾菐聲。房玉切

方言集汇

粤语:buk6

客家话:[客英字典]puk7[海陆丰腔]puk7[梅县腔]puk7[台湾四县腔]puk7

English

turban

幞字组词
带幞的成语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