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ǔ ㄐㄧㄡˇ
◎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针灸(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久 | 舉有 | 見 | 尤 | 上聲 | 有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kiux/kiov | kĭəu |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救 | 居祐 | 見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kiuh/kiow | kĭəu |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灸 jiǔ
〈动〉
(1)(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中医的一种疗法)
(2)同本义 [cauterize]
灸,灼也。——《说文》
所谓不病而灸,无忧而自默。——向秀《难养生论》
(3)又如:灸刺(艾灸和针刺);灸客(接受灸疗的病人);灸眉(用艾炷烧灼眉头以治狂疾);灸师(以灸术治病的医师)
(4)烧灼 [burn]。如:灸灼(烧灼);灸发(烧灼头发)
(5)拄,支撑 [support]
灸诸墙,以眡其桡之均也。——《周礼》
(6)堵塞 [stop up]
moxibustion
【巳集中】【火部】
灸·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音九。《說文》灼也。《玉篇》也。《增韻》灼體療病也。《史記·倉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儀禮·士喪禮》幂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謂以蓋鬲口也。《疏》灸塞義,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註》灸猶柱也。《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强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見《姓苑》。《集韻》或書作。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火部】灸
灼也。从火久聲。舉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灼也。今以艾約體曰灸。是其一耑也。引伸凡柱?曰灸。考工記廬人。灸諸牆。注云。灸猶塞也。以柱兩牆之閒。輓而內之。本末勝負可知也。古文作久。許引周禮久諸牆。士喪禮。皆木桁久之。注云。久當爲灸。灸謂以葢案塞其口。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則曰灸。鄭用方言。許說造字本意。从火。久聲。舉形聲包會意也。舉友切。三部。
粤语:gau3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giu3gui3[客语拼音字汇]giu4[宝安腔]giu5[客英字典]giu5[海陆丰腔]giu3gui3[东莞腔]giu5[梅县腔]giu5
cauterize with moxa; moxibu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