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 异体字
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
部首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hán ㄏㄢˊ

1、匣,盒子:石。剑

2、套子,引申为量词:书。信一(信一封)。

3、信件:件。公。来

4、包含,容纳:夏(“夏”,指中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珠。

5、铠甲:人(制甲的人)。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胡男 平聲 開口一等 ɣɒm ghom/hom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六咸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胡讒 平聲 開口二等 ɣɐm ghrem/haem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词性变化

hán

〈动〉

(1)包含;容纳 [contain]

席间函丈。——《礼记·曲礼》。注:“容也。”

夫函牛之鼎沸。——《淮南子·诠言》。注:“受一牛之鼎也。”

以函夏之大汉兮。——《汉书·扬雄传》。注:“包容也。”

函之如海。——《汉书·叙传》。注:“读与含同。”

臣蜯函珠。——张衡《南都赋》

(2)又如:函夏(包函诸夏。意指中国全部);函括(包含,包括);函盖(包含;概括)

(3)容纳 [have a capacity of]。如:函牛(谓能容纳一头牛,指大鼎);函受(犹容纳;包容);函育(容纳化育);函席(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

(4)用匣子或封套装盛 [case]

函梁君臣之首。——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5)又如:函匣(谓置物于匣中);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6)致函;去信 [write]。如:函请(用书信请求或邀请);函调(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函邀(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

(7)陷入 [fall into]

若合而函吾中,吾上下必败其左右。——《国语·楚语上》

hán

〈形〉

(1)宽阔 [wide]

伊兹都之函宏。——左思《吴都赋》。注:“宽大也。”

(2)又如:函弘(广大。弘,或作宏)

详细字义

圅 hán

〈名〉

(1)(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2)同本义 [tongue]

圅,舌也。——《说文》

若合而函吾中。——《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圅。——《通俗文》

噱,圅舌也。——《广雅·释亲》

(3)盛物的匣子、套子 [case]

函封之。——《战国策·燕策》

函封。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4)又如:剑函;镜函

(5)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letter]。如:函仪(信件礼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书信)

(6)邮政 [mail]。如:函购

(7)信封 [envelope]

发函伸纸,…。——《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

(8)铠甲 [armor]

函,铠也。——《广雅》

(9)又如:函人(制造铠甲的工人)

英汉互译

caseenvelopletter

康熙字典

【子集下】【凵部】

函·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男切,音含。《說文》舌也,又容也。《禮·曲禮》席閒函丈。

又《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蒙祉福常若期。《註》師古曰:函,包也。

又《前漢·班固敘傳》函之如海。《註》讀與含同。《律歷志》太極函三爲一。《禮·樂志》人函隂陽之氣。

又《玉篇》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燕非無函也,夫人而能爲函也。

又《集韻》戸感切,音頷。《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函。《集韻》或作椷。《前漢·天文志》太白閒可椷劒。《註》謂可容一劒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咸。匱也。

又《集韻》或作,木名。

又或作。《博雅》介鎧也,通作函。

又《玉篇》書也。《晉書·殷浩傳》竟達空函。

又姓。《廣韻》漢有豫章太守函熙。

又漢複姓。漢末有黃門侍郞函治子覺。

又函谷,關名。

又通作咸。《周禮·秋官》伊耆氏共杖咸。《註》咸讀爲函,以此藏杖也。

又《張有·復古編》圅又作函,亦筆迹小異。別作凾,非。

據考證:〔《前漢·禮樂志郊祀歌》函業祉福常若期。〕謹照原文函業改函蒙。

方言集汇

粤语:haam4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ham2[梅县腔]ham2[东莞腔]ham2[客英字典]ham2[台湾四县腔]ham2[海陆丰腔]ham2[宝安腔]ham2[陆丰腔]ham3

English

correspondence; a case; a box

函字组词
带函的成语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