菵 拼音 wǎng
注音 ㄨㄤˇ
部首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详细解释

基本字义

wǎng ㄨㄤˇ

◎〔草〕一种生在田里的草,可作饲料。亦称“水稗子”。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聲調 平水韻 等呼 韻攝 韻部 国际音标 罗马字
文兩 陽合 上聲 合口三等 mĭwaŋ myangx/mvank

用手指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详细字义

wǎng

“菵草”( wǎngcǎo):别称菵米、水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开花,多生于水边潮湿处。全草和果实可作饲料

三衣濡菵露,一菵飞烟空。——刘禹钖《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

菵·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唐韻》文兩切,音网。菵草。《本草註》似燕麥。《爾雅翼》菵米,可以爲飯,生水田中,《爾雅》所謂皇守田也。

方言集汇

粤语:mong5

客家话:[宝安腔]miong3[客语拼音字汇]vong3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