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兵荒马乱
成语拼音:bīng huāng mǎ luàn
成语解释: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成语出处: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成语繁体:兵荒馬亂
成语简拼:BHML
成语注音:ㄅㄧㄥ ㄏㄨㄤ ㄇㄚˇ ㄌㄨㄢ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
成语结构:联合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荒,不能读作“huǎnɡ”。
成语辨形:荒,不能写作“慌”。
成语例子: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英语翻译:turmoil and chaos of war
日语翻译:戦争で世(よ)の乱(みだ)れるさま
俄语翻译:врéмя смут и войн
其他翻译:<德>Kriegswirren
成语谜语:军阀混战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外面兵荒马乱,乐工继续奏乐,弟子们强拉他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