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

先声夺人的解释

成语:先声夺人

成语拼音:xiān shēng duó rén

成语解释: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成语繁体:先聲奪人

成语简拼:XSDR

成语注音:ㄒㄧㄢ ㄕㄥ ㄉㄨㄛˊ ㄖㄣ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声,不能读作“sēnɡ”。

成语辨形:声,不能写作“生”。

成语辨析:先声夺人和“先发制人”都有“抢先一步;争取主动”的意思。“先发制人”泛指先下手可以制服对方;重在“先发动进攻”;先声夺人是先张扬声势以挫败对方士气;重在声势。

近义词:先发制人

反义词:甘拜下风

成语例子:他深深懂得先声夺人的道理,就预先做了广告,因此货销售得很快。

英语翻译:overawe others by displaying one's strength

日语翻译:先(さき)に気勢(きせい)をあげて相手(あいて)の士気(しき)をくじく

俄语翻译:авторитетом подавлять другого

成语谜语山间铃响马帮来

成语故事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宋国的司马华费逐,有三个儿子:华驱、华多僚和华登。华多僚得国君宋元公的信任,就经常在元公面前说两个弟兄的坏活。华登被迫逃亡到国外后,他又在元公面前诬陷华驱,说他打算接纳逃亡的人。宋元公经不住华多僚的一再挑拨,便派人通知华费逐,叫他驱逐华驱。华费逐知道这件事是华多僚干的,恨不得杀了他,但又只得执行元公的命令,准备叫华驱去打猎,然后打发他走。华驱了解到这是华多僚干的坏事,本想杀了他,但又伯父亲伤心,决定逃亡。临行时,华驱打算与父亲告别。不料,在朝廷上遇见了华多僚。他一时性起,就与侍从杀死了华多僚,并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元公请齐国的乌枝鸣帮助守卫城池。这年冬天,逃亡在外的华登带领了吴国的一支军队,前来支持华驱攻打宋国。眼看华登的队伍快要来到,有位名叫淄的大夫对乌枝鸣说:“兵书《军志》上有这样的话:先向敌人进攻可以摧毁敌人的土气;后向敌人进攻要等待他们士气衰竭。何不乘华登的军队很疲劳和还没有安定而进攻?如果敌人已经来到而且稳住,他们的人就多了,到那时我们就后悔不及了。”乌枝鸣听从了濮的建议。结果,宋国和齐国的联军击败了吴军,俘虏了两个将领。但是,华登率领余部又击败了宋军。宋元公想逃,淄拦住他说:“我是小人,可以为君王战死,但不能护送你逃跑。请君王等待一下。”淄说完这话,一面巡行,一面向军士们喊道:“是国君的战士,就挥舞旗帜:”军士们按照他的话挥舞旗帜。宋元公也壮着胆下城巡视,对军士们说:“国家败亡,国君死去,这是大家的耻辱,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大家拼死打吧!”乌枝鸣命军士们用剑与叛军拼博。齐军和宋军一起攻打华登,华登支持不住,节节败退。淄冲到前面刺死华登,将他的头砍下、裹在战袍里,一边奔跑一边喊道:“我杀了华登了!我杀了华登了!”

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学习应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