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红楼梦里的嫣红是谁

2024-10-15 15:26
2人阅读
《红楼梦》中嫣红的形象,应该是当时清朝时期,一般应该是家道败落的官府人家的女孩子的命运,并且嫣红家的身份在当时不低,否则不会被贾赦八百两银子买回来。在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八百两银子什么概念呢?荣国府的王夫人,月例(工资)每月40两,相当于王夫人20个月的工资。王夫人可是贵妃的母亲,荣国府的真正当家人,社会地位已经高了。...

  《红楼梦》中嫣红的形象,应该是当时清朝时期,一般应该是家道败落的官府人家的女孩子的命运,并且嫣红家的身份在当时不低,否则不会被贾赦八百两银子买回来。

  在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八百两银子什么概念呢?

  荣国府的王夫人,月例(工资)每月40两,相当于王夫人20个月的工资。王夫人可是贵妃的母亲,荣国府的真正当家人,社会地位已经高了。贾赦买一个丫头就800两银子,对王夫人来说,差两个月就是两年的工资。

  在下人的待遇上,袭人这么用尽心机和心思,争取的不过是大观园的白领位置,月例是2两银子。贾赦买一个丫头,是袭人33年的工资。看看这个数据,就可以判断嫣红多值钱。贾赦为了买嫣红这样的小女子,费了多大的力气。

  嫣红在《红楼梦》中着墨不多,是贾赦强去鸳鸯不成,赌气买来的。作者介绍嫣红时,只有只言片语的说了几句:

  贾赦无法,又含愧,自此便告病,且不敢见贾母,只打发邢夫人及贾琏每日过去请安。只得又各处遣人狗球寻觅,终久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来,名唤嫣红,收在屋内。不在话下”

  嫣红被买被卖这个情节,作者是对比香菱写得,也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女人在那个社会的悲惨的命运。

  香菱被人贩子偷走后,准备卖给冯渊,结果被薛蟠相中,打死冯渊,把香菱抢到手中。薛姨妈看着香菱人品好,特意开脸,还摆了几桌酒席。可见对香菱还是比较重视的。加上周瑞家的遇到香菱,看着她有点像秦可卿的模样,可见香菱气质和模样有多美。当时薛蟠买香菱时,不过花了几两银子,打死冯渊后,冯家告状,贾雨村胡乱判案,最后让薛家赔付冯渊家人50两银子,一条人命就50两银子打发了。

  贾珍为贾蓉买五品官职,花了1200两银子。八百两银子的价值,在当时真的算不少了。那么嫣红,在书中的形象是什么呢?我觉得作者安排嫣红这个角色,是深有意义的。

  1、从香菱家中是望族,虽然被人贩子偷去转卖,其气质品格不低,才几两银子。说明嫣红被卖时,家中在社会上的名望不低,起码出身不低,处于家道巨变,不得不走卖身的地步。

  2、嫣红的遭遇,暗示像贾府这样的大家族出生的女孩子,迎春、探春、惜春等,别看在家高贵的很,一旦家中出事被抄家,她们也会有被卖到别人做小老婆的结局。

  3、作者用身价不菲的嫣红,揭露当时的社会的残酷、腐朽、黑暗、不公,贾赦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买回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嫣红的一生就完了。

  4、作者用嫣红放风筝,而贾宝玉看出是嫣红姑娘放的风筝,暗示嫣红对命运的无声哭诉和对生活的向往。因为在整部《红楼梦》中,所有的风筝、花朵和树木,几乎都有暗喻的,作者写嫣红的风筝蝴蝶,也是有寓意的。

  5、书中对嫣红描写不多,几笔描写,也勾勒出一个花朵般的女孩子的形象,让读者看着唏嘘不已。

  宝玉正和丫头们闲话,忽然听到窗外竹子上一声响,丫鬟们出去瞧,见一个大蝴蝶挂在竹稍上了。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这一小段,有很多有关嫣红的信息:

  (1)、蝴蝶暗示着嫣红对自由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嫣红再美丽就像蝴蝶一样,飞不出去贾赦的手掌心。

  (2)、贾宝玉一眼认出这个是嫣红的蝴蝶风筝,说明贾宝玉平时也时常注意嫣红,同情嫣红的遭遇。

  (3)、在贾蓉评价贾琏时,说贾琏和小姨娘有一腿,应该说的是嫣红。嫣红太出类拔萃了,贾琏好色的秉性,看到嫣红不一定不动心。而嫣红,贾赦和贾琏的区别也太大了吧,喜欢上贾琏,也是可以理解的。

  6、贾府最后被抄家,应该是当时贾赦买来嫣红的两年之后的事,罪臣之家人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多数卖到青楼和官府人家为奴。嫣红的命运就像蝴蝶,蝴蝶生命活不到四季,嫣红的命也不会长久。

  总之,在《红楼梦》中作者没有一个闲置的人物,每个人物的出现,都有他们自身的命运和作用。即便没有像嫣红这种小角色,也影响不了《红楼梦》的大局,不过正是这些小人物的出场,刻画了贾赦贪色好色,不务正业,导致贾府家族萎靡腐朽的原因,更是刻画了当时那个社会中,生活在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就像一只蝴蝶一样,虽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但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使得整部小说更丰满、细致和真实。

  嫣红是个可怜的姑娘,嫣红就是迎春的未来,被父母亲人所卖。

本文由 历史朝代表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m.23cha.com/chaodai/article_N8KM4MR7Y21B.html

热门文章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