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10日 哈萨克斯坦迁都 阿斯塔纳取代阿拉木图

根据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1997年10月20日发布的命令,阿克莫拉(1998年5月6日更名为“阿斯塔纳”,意为“首都”)于1997年12月10日起取代阿拉木图正式成为哈新首都。新首都的正式落成典礼于1998年6月10日举行。

阿拉木图将继续保持国家科技、文化、金融和工业中心的地位。迁都原因主要是阿拉木图处于地震多发带等。阿克莫拉位于阿拉木图以北1200公里,人口近30万,现为阿克莫拉州首府。

1997年11月8日,哈萨克斯坦国家象征物——国旗、国徽和总统旗向新首都阿克莫拉移交的仪式在哈总统府举行。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指出,迁都“揭开了哈历史的新篇章”,将“极大地推动哈地区间政治经济的平衡发展”。哈国家象征物当天运抵阿克莫拉市。

阿克莫拉哈语意为“白色坟墓”,位于靠近西伯利亚的哈北方地区,距离阿拉木图1200公里,人口20多万。60岁左右的读者大概会记得,50年代中期,成千上万的苏联青年团员响应党的号召,到荒无人烟的哈萨克草原拓荒,将野狼出没的处女地变成全苏商品粮基地。为纪念他们的功绩,该市被命名为“切利诺格罗德”,俄文原意是“处女地城”。哈独立后,该城更现名。

1994年7月,在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倡议下,哈最高苏维埃通过迁都决议,并成立迁都委员会。总统当时声明,迁都用不着耗费国库一分钱。但是数天前,总统又换了个说法,称明年将拨预算款2亿美元,用于在新首都盖房子。

其实,总统决定迁都也有难言之隐。首先,总统想摆脱强大的哈族族系关系掣肘。哈萨克人自古有三大玉兹(大、中、小三玉兹),总统属大玉兹。他从一个普通炼钢工人上升为共和国一把手,“恩人”自然不少。但“过河拆桥”不合东方人的传统。因此,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哈与俄罗斯有着7500公里长尚未划定的边界,而且北方各州的居民近70%是俄族人,一直存在着较强的俄罗斯分离主义倾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担心,叶利钦之后,一旦俄当权者换上民族主义者,哈北方有可能重新并入俄的版图。1998年5月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命令,宣布将新首都阿克莫拉更名为阿斯塔纳(哈语意为“首都”)。在解释易名原因时,哈总统说,阿克莫拉市政当局和代表机构均提出更名请求。另外,国内外新闻媒体还经常引用阿克莫拉地名的消极意义(哈语意为“白色坟墓”),这不利于树立新首都的形象。同日,他还签署命令,宣布阿斯塔纳由两个区组成,分别为萨雷—阿尔卡区和阿拉木图区。

1998年6月10日,我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出贺电,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迁都阿斯塔纳表示热烈祝贺。

贺电说:“迁都是贵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为友好邻邦,我们荣幸地与贵国共同分享这一愉快的时刻,并衷心地祝愿贵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