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21日 “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病逝

孙中山(前中)与陈楚楠(前左三)在一起

孙中山先生曾感慨说:“华侨是革命之母。”言之确凿,在他所领导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斗争中,华侨给予了大力支持,陈楚楠是其中之一,并被誉为“南洋革命党第一人”。

陈楚楠,祖籍福建厦门,别号“思明州之少年”,1884年生于新加坡一个木材商人之家,家境富裕,早年与兄长合营树胶种植业,属当地颇有名气的工商界人物。

孙中山先生创立近代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后,陆续派员赴海外华侨聚居区建立分会。1901年,尤列受中山先生指令前往新加坡,设立名为“中和堂”的革命机关,宣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联合政府”,召唤华侨转向中山先生的革命旗帜下。陈楚楠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存有疑惑,专门拜访了尤列。尤列深入浅出讲解了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包括革命方针、方法、目标,揭露保皇党鼓吹开明君主专制、反对革命的实质。陈楚楠茅塞顿开,决心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反清革命。

陈楚楠在尤列支持下,与志同道合的侨胞张永福、林义顺等,建起了“小桃园俱乐部”,商议反清覆满。他还以“思明州之少年”的笔名,在香港的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上发表文章,抨击保皇派,鞭笞清王朝。

1903年夏,在上海的进步报章《苏报》,因发表了一系列鼓吹推翻帝制、实现共和的文章,如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引起清廷恐慌与震怒,遂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的罪名,求助租界当局巡捕房出面,查封了《苏报》,拘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章、邹两志士被捕后,关押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清政府随即要求工部局将两志士“引渡”,企图加以杀害。对此,陈楚楠愤懑不已,一边与张永福等致电英国驻沪领事馆,请援引保护国事犯条例,勿将章太炎、邹容引渡清廷;一边筹集资金翻印了《革命军》5000册,改名《图存篇》,以掩当官者耳目,派人携带回福建老家,及广东潮州、梅州地区广为散发,扩大影响。

孙中山与陈楚楠(右)

从《苏报》案中,陈楚楠省悟到报纸的威力,遂与张永福着手创办《图南日报》。1904年春,《图南日报》出版发行,陈楚楠自任经理,张永福为副经理,开创了南洋革命党人创办书报宣传革命的先河。《图南日报》创刊之初,引起了孙中山先生的注意,希望能与创办人陈楚楠会面。1905年7月初,孙中山先生从欧洲乘轮船去日本,途经新加坡在港口稍作停留时,陈楚楠及张永福、林义顺由尤列领着上船,拜谒了中山先生。孙中山对他们的成绩赞扬备至,叮嘱适时成立革命党团体,以利活动之有序进行,末了寄以无限期望,道:“革命党总要苦斗,将来自然会有好结果的。”1906年2月16日,中山先生第二次到达新加坡,下榻于晚晴园。安顿完毕,即与陈楚楠、张永福、李竹痴等商讨组建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事。

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很快宣告成立了,陈楚楠任会长,张永福副之,会址就设在晚晴园。

《图南日报》因受保皇派变本加厉的压迫,发行量锐减。陈楚楠虽然苦心支撑,却实在难以维持了,不得不歇业。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决计再办新的报纸,并取名《中兴日报》,作为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机关报。1907年8月20日,《中兴日报》面世,与保皇派展开舆论激战。同盟会的胡汉民、居正等著名理论家也来助战。这场笔战分外激烈,吸引了各式人等争阅《中兴日报》,日销量高达4000余份。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在南洋华侨中日益深入人心,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员也由成立之初十余人,增至为400余名。

孙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后,组织领导了7次反清武装起义,起义费用,大都来自海外华侨的筹款,陈楚楠主持的新加坡分会,曾屡屡担任了筹款的重任,他自己也多次慷慨解囊。

1907年5月广东潮州黄冈起义前,中山先生写信给陈楚楠及张永福,希望能得数千元之数专为起义用。他接信后,立即开会,分头筹款,及时汇给起义指挥者许雪秋。

陈楚楠除为起义筹款助饷外,又尽力营救义军官兵。如黄冈起义失利后,退往香港避难的同盟会员、三合会首领余既成,被清吏诬告入狱。陈楚楠筹集诉讼费用2000多元,聘请新加坡大律师前往辩护,终于使关押了8个月的余既成胜诉出狱。

云南河口起义失败,近500义军退入越南,被法国殖民者驱赶出境,义军转去新加坡,又被英国殖民当局以乱民拘留。陈楚楠忧心如焚,多方奔走交涉,终于准予担保入境。他随之与张永福、林义顺等在蔡厝港开设“中兴采石场”予以安置,又介绍部分去槟榔屿、吉隆坡等埠的工厂、农场、矿山,为革命保存了一批有生力量。

辛亥革命胜利福建光复后,省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又地方不靖,民心不安。福建筹饷局总办黄乃裳通电南洋华侨要求援助。陈楚楠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会长身份,成立以陈嘉庚为会长的福建保安会,一个月内募捐得20多万元汇回福建,安定了危局。

1917年7月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建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军政府大元帅,陈楚楠回国任大元帅府参议。1921年,陈楚楠担任福建省实业厅长,到任后规划创办银行、开发矿山及水产资源,以发展家乡经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染指福建,加上民国乱世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以致成效无多,壮志难酬,陈楚楠遂于1932年重返新加坡,此后息影家园。

汪精卫叛国投靠日本,紧锣密鼓筹组伪政权,于1939年派人去新加坡,以“中央监察委员”及“国民政府委员”的高位,诱骗陈楚楠赴南京任职,以壮声势。陈楚楠坚辞不就,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1971年9月21日,“南洋革命党第一人”陈楚楠病逝于新加坡,生前著有南洋同盟会早期文献《晚晴园与革命史略》,传诵一时。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