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2月28日 尼龙首次合成

1896年4月27日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伯灵顿,1937年4月29日卒于美国费城。

在我们的身边,用尼龙材料加工制做的各种物品随处可见。尼龙袋、尼龙布、尼龙袜、尼龙蚊帐、尼龙窗帘等等,应有尽有。然而尼龙的发明,完全算得上是一项偶然的发明。

30年代初,美国有一位名叫卡罗瑟斯的化学家。他先在著名的哈佛大学任有机化学教师,33岁时应聘到杜邦化学工业公司的研究所任基础部负责人。卡罗瑟斯富于想象,勤于动手,他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口皆碑。

1932年夏季的一天,卡罗瑟斯像往常一样穿着白大褂早早地来到自己的实验室。细心的他注意到一根玻璃棒的尖端上粘有乳白色的细丝,这是上一次实验时未清洗掉的残渣形成的。这位科学家十分好奇地用力拉了拉这根细丝,发现它不但能够伸长,而且强度也很大。这时候,卡罗瑟斯的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是不是可以把以前实验时失败了的聚酰胺再加以利用呢?于是他将这种本来很有可能作废料处理的化合物重新拿出来加热,然后扯成细丝,看能否制造人造丝。

随后卡罗瑟斯又对一系列的聚酯和聚酰胺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多方对比,选定他在1935年2月28日首次由已二胺和已二酸合成的聚酰胺66(第一个6表示二胺中的碳原子数,第二个6表示二酸中的碳原子数)。这种聚酰胺不溶于普通溶剂,熔点为263ºC,高于通常使用的熨烫温度,拉制的纤维具有丝的外观和光泽,在结构和性质上也接近天然丝,其耐磨性和强度超过当时任何一种纤维。从其性质和制造成本综合考虑,在已知聚酰胺中它是最佳选择。

1935年,卡罗瑟斯成功地将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被称为"尼龙"的人造丝终于成功地发明出来了。杜邦公司立即组织力量生产尼龙,迅速占领了市场。

1938年10月27日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诞生了,并瘵聚酰胺66这种合成纤维命名为尼龙(Nylon)。尼龙后来在英语中成了“从煤、空气、水或其他物质合成的,具有耐磨性、类似蛋白质化学结构的所有聚酰胺的总称”。

自进入杜邦公司以后,卡罗瑟斯积极进取,不断探索,成功地获得了其他几项发明的专利,其中人工橡胶的合成尤其引人注目。

为了开发出这种当时十分紧缺的橡胶材料,他致力于低分子复合和高分子合成的系统研究,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尽管经历过多次失败,这位意志顽强的发明家一点也不气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合成出了人工橡胶,商品名叫氯丁橡胶。氯丁橡胶之所以能够面世,还与卡罗萨斯发明了在真空中进行反应的分子蒸馏法分不开。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