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6日 核不扩散努力遭遇重大挫折

2006年,伊朗 核问题争端最终突破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这两个事态表明,国际防止核扩散努力遭遇重大挫折。

核不扩散努力遭遇重大挫折

11月14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记者会上讲话。他表示,伊朗将继续推进其核计划,并将最终安装6万台离心分离机用于制造浓缩铀。在过去一年中,伊朗在核技术方面取得的进展震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虽然这种进展离美国所担忧的“核武器水平”还有很大距离。目前伊朗浓缩铀的纯度至少达到5%工业级水平。较低纯度的铀可作为核电站的燃料,如果纯度在90%以上,铀则可被用来制造核武器。伊朗今年年初宣布将在年底前将离心机数量增至3000台,而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更是表示伊朗最终将安装6万台离心机。

朝鲜中央通讯社2006年10月9日宣布朝鲜当天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的消息震动了世界。尽管国际社会对朝鲜核试验的技术数据说法不一,但都认为朝鲜核试验是准确无误的事实。这说明,朝鲜已经具有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和能力,尽管其技术多高、能力多大还是一个谜。

此外,国际核裁军进程止步不前,《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迟迟不能生效。

西方国家实行双重标准,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无核国家的质疑。美国今年3月与拒签《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印度签署了民用核能合作协议。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抵制下,今年9月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大会第50届常会未能就阿拉伯国家联合提交的有关“以色列的核能力与核威胁”决议案进行表决。

目前,除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外,全世界还有约30个国家的核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准。这些国家一旦退出国际防扩散机制,就能在短期内具备制造核武器的技术能力。同时,国际恐怖分子通过地下走私渠道获取敏感核技术和高纯度核材料,增加了发生核恐怖袭击的风险。国际原子能机构“防止非法贩卖数据库”的数据显示,过去3年中,全球走私、盗窃、非法占有、运输和交易核材料的事件每年超过100起,其中跨国界的核走私活动也显著增加。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