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9月20日 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并,改称“公共租界”

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并,改称“公共租界”

 

 

1863年9月20日——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并,改称“公共租界”

区境位于上海市区北部偏东,东与杨浦区接壤,西与闸北区毗连,南与浦东新区、黄浦区隔江相望,北与宝山区相邻。区境发展初期与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浦密切相关。

 

唐代,吴淞江为太湖流域的主要泄水道,河口宽二十华里,自今区境虬江路入境,经嘉兴路桥(当时的黄浦口)与虹口港(当时称上海浦)汇合,折向东南走沙泾港,至江湾镇附近出海。宋时出海口改至今复兴岛东北的南跄口,河口宽度已减至九里。其后迅速淤塞,至元初仅有一里,元末几成平陆。明中叶,改入今道,成为黄浦江的一条支流。吴淞江故道改称旧江或虬江。

 

唐天宝十年(751年),区境吴淞江故道以南隶华亭县,以北隶昆山县,随吴淞江故道的变窄,人口渐增,农业商贸日兴。南宋嘉定十年(1218年),析昆山县东五乡置嘉定县,吴淞江故道以北为嘉定县境。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析华亭县东北五乡置上海县,区境吴淞江故道以南为上海县境。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嘉定县置宝山县,区境虬江以北隶宝山县。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吴淞江(苏州河)北岸(今乍浦路街道、提篮桥街道一带)辟为美侨居留地,界线未定。同治二年五月十日(1863年6月25日),划定美租界界线,美租界扩至今唐山路街道一带。是年八月英美租界合并,改称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九日(1899年5月8日)租界再次扩展至今嘉兴路街道的一部分。是年,英美租界正式改称上海国际公共租界(简称公共租界)。区境的其余部分,仍属上海、宝山二县。光绪二十九年,公共租界越靶子路(今武进路)延伸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后设北四川路巡捕房,强行越界管理。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省临时省议会颁布《暂行市乡自治章程》,划境内上海县北境和宝山县江湾、彭浦两乡南境置闸北市(由两县共管)。民国16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后,区境除公共租界外,闸北市改为闸北区,闸北区与公共租界之间的一小部分属引翔区,宝山县江湾乡改为江湾区。八一三事变后,区境沦为日本海军警备地区。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回租界,区境划为上海市第十六、十七、十八区和第二十一、二十二区,次年分别改名为虹口区、北四川路区、提篮桥区和新市街区、江湾区。区以下设保甲机构。

 

解放后,境内的行政区划曾多次调整。1950年、1956年曾将广中路、广灵四路以北部分划与郊区。1952年,江湾区并入北郊区,北四川路区与虹口区合并。1958年,北郊区改属宝山县。1959年12月,提篮桥区与虹口区合并。1962年12月,罗浮路以西地区划给闸北区。1979年,自宝山县、杨浦区划入部分地区,建立今曲阳路街道。1984年,宝山县的江湾镇和大八寺(今大柏树)地区划入区境。1992年,密云路北端路东地段划归杨浦区,区境遂成现状。

 

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度,虹口区、北四川路区、提篮桥区分别成立接管委员会,下设接管专员办事处。北四川路区设3个办事处,提篮桥区设6个办事处,虹口区设7个办事处。1950年7月,接管专员办事处结束,里弄组织由区民政科直接联系。是年12月,设立冬防指挥部办事处,北四川路区设5个冬防办事处、虹口区设4个冬防办事处,提篮桥区设7个冬防办事处。1951年6月,3个区分别撤销冬防办事处,设区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1952年11月,3个区在原派出人员办事处基础上,按公安派出所的范围设置街道办事处,名称用数字排列。1955年,各街道办事处改用道路或新村名称命名。各街道办事处范围经过由大到小,由小到大的变化。1993年底,区境有12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镇人民政府。

 

江湾镇是区境内最古老的地区和集市,且为历代战略要地,屡遭战乱,屡毁屡建。解放后,古镇换新貌,市政、住宅、工商业都有较大的发展。除广中路街道是解放后新建的住宅区和曲阳路、凉城新村街道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建住宅区外,其他街道基本上都是旧居住区。其中同心路、新港路、虹镇、唐山路等街道,不少街坊在八一三事变中,遭日军炮击,大批住房被毁,故街道内棚户、简屋较多。乍浦路、四川北路、提篮桥街道商业集中,是市、区的商业中心。唐山路、虹镇、嘉兴路、同心路街道工业相对比较集中。

评论:上海租借百年风云,见证了西方帝国者对祖国侵略的见证!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