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8月2日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帕夏逝世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帕夏(1769年—1849年8月2日,距今已166年),埃及帕夏(1805—1849年在位),是一名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帕夏(总督)。他常被称为是现代埃及的奠基人。穆罕默德·阿里的祖先是阿尔巴尼亚人,他年轻时一开始买卖烟草,后来加入奥斯曼帝国军队。

166年之后,西欧文明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个个的突破,逐渐成了引领世界文明前进的主导力量。在西欧文明的扩张浪潮中,亚非众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西欧文明的威胁到来之前,主动地实行变革,积极赶上潮流,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就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是在西欧文明的入侵中,面对坚船利炮不得已地接受对方的改造,被动地溶入到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大多数亚非国家都属于这种类型。还有一种是在刚刚受到威胁之时,便审时度势,主动实行变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埃及的阿里改革都属于这种类型,尽管他们的结局大不一样。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帕夏逝世

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后世争议甚多。但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使一个没落的古国重新焕发出青春,走出了漫漫长夜,开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艰难探索前进,这个历史功绩是不容抹杀的。当然,就他个人而言,他最后是失败了,其悲壮就如同一出莎士比亚的悲剧。

埃及在1517年起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保持半独立的状况,由马木克鲁(意为奴隶,早先从希腊、高加索等地招募而来,后来掌握了埃及的军政大权)统治。马木克鲁实行落后的包税制,各派马木克鲁之间又争权夺利,混战不息。18世纪是埃及最黑暗的一个世纪,平均每10年就要发生一次大规模内战。肥沃的尼罗河三角洲竟有1/3的土地抛荒了,农产品产值只有古代的四分之一,人口竟萎缩到10世纪的一半,曾经的国际化港口城市亚历山大里亚沦落为一个城镇。

随着国际航路的开辟,埃及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战略重要性也被列强认识到。1797年,拿破仑大军进入埃及,激战正酣之时,埃及的宗主国土耳其及其盟国都出兵埃及,法国被迫撤兵。战后的埃及形势错综复杂,英军、土军和埃及本土的马木克鲁都在争夺领导权。最后,是穆罕默德·阿里赢得了最后胜利。

穆罕默德·阿里是阿尔巴尼亚人,童年时曾随父经商游历各地,少年时失去双亲,未成年便参军,后娶富孀为妻,利用其财力逐渐崭露头角。1801年,土耳其出兵埃及,阿里应征入伍,阿尔巴尼亚军团是土军的主力,阿里以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逐渐晋升为军团的高级将领。1801年法军撤走后,马木克鲁头领、英国扶植的代理人,以及土军中的阿尔巴尼亚军团和近卫军两派都在争夺埃及的统治权,一时间又杀声四起,城头变化大王旗。经过3年的厮杀,一批实权人物先后死于非命,穆罕默德·阿里上升为最有势力的人物,他利用埃及民众先后逐走了马木克鲁头领巴尔底西和土耳其苏丹排来的总督,终于在1805年的长老立法会议上被拥立为埃及新总督,土耳其苏丹也被迫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

穆罕默德·阿里的登顶充分利用了民众的支持,而他即位初期的政绩的确也无愧于埃及人民的拥戴。1807年,面对英军的入侵,阿里动员人民参战,迫使英国撤军。接着,以马木克鲁勾通外敌为名,于1811年在全国范围内捕杀马木克鲁上层人物,由此终结了长达500多年的马木克鲁控制埃及的历史。

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从他上台就开始了。在政治方面完善官僚体系,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几个世纪来政局的混乱局面。他废除了已成为腐败剥削根源的包税制度,没收马木克鲁和伊斯兰教会的土地,将这些土地一部分分封给自己的亲信以巩固统治力量,一部分分给少地无地农民以笼络人心。

农业是天下之本,对依河为生的埃及来说尤为如此。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在农业方面成绩显著,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成倍增加,农业技术取得突破,土地从每年一熟发展到每年三熟,著名的长纤维棉花开始广泛种植。并减轻农民的赋税名目以促进生产积极性。

穆罕默德·阿里鼓励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其中与军事密切相关的造船业和军火工业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工业在西欧技师的指导下发展迅速。工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贸的繁荣,进出口成倍增长,而且出口多于进口。当时埃及的工商业发展带有明显的国家垄断性质,几乎所有工业和外贸出口均由政府控制,阿里的国库由此充盈起来。

穆罕默德·阿里不会忘记埃及所面临的严峻的国际形势。腰包鼓了之后,就开始大力发展军事。传统的雇佣兵制被征兵制所取代。经过多年努力,一支包括23万陆军、1.5万海军、32艘战舰,装备了新式火器的军队建立起来了。

阿里还创办了一批非宗教性的专科学校,选派留学生到西欧,出版外国科技书籍,知识界的新鲜空气也蔓延开来。

阿里的改革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持续的时间也较长,从1805年延续到1840年,使埃及在多方面发生了质变。但军人出身的阿里血液中始终流淌着一种好战、崇尚大帝国的因素,这种因素为阿里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但也最终引来了灭顶之灾。1811年,阿里就出兵镇压阿拉伯半岛上的瓦哈比派,后来又迫使苏丹臣服。埃及的国力军力实际上已超过了其宗主国土耳其。埃及帮助土耳其镇压希腊革命,但土耳其却不愿意履行将叙利亚和克里特岛让出的诺言,于是引发了土埃战争。第一次土埃战争阿里大获全胜,1833年前后是他和他的国家达到全盛的时期,俨然已是一个地跨亚非的帝国。阿里甚至萌生了建立一个包含所有讲阿拉伯语地区在内的新阿拉伯帝国的计划,然而,国际秩序中的既得利益者联手打碎了这个美好的梦想。

埃及的“牛气”使它成为国际上的众矢之的。英国不容许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出现一个同它匹敌的强国,便同土耳其联合起来,发动了第二次土埃战争。面对工业革命阶段飞速发展的英国,埃及终究不是对手。1840年在西亚战场全面溃败,第二年英军在亚历山大里亚登陆成功。以往阿里曾凭借民众的力量屡屡击败敌手,但连年的战争已使他失去民众的支持,无力抵抗英军的阿里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和约,出让西亚和利比亚所有的土地,只保留埃及和苏丹,海军全部交给英国,陆军只保留十分之一。

至此,政治上的穆罕默德·阿里实际上已经死了,他积郁成疾,精神错乱,从1841年起由长子易卜拉欣摄政。他的生命一直维持到1849年80岁之时。

战败后的埃及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工商业大为衰退,被英法所控制。但穆罕默德·阿里启动的埃及近代化进程毕竟已难以阻止。更重要的是,埃及由此成为阿拉伯世界中接受西方思想和先进技术的桥头堡。19世纪后半期的阿拉伯进步分子大多以埃及为活动基地。作为一个改变了中东政治格局和近代化进程的帝王,穆罕默德·阿里在本排行榜中列名第65位。

点评:埃及因为海外新航路的开辟而衰落,又因为其水路沟通两大洋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到而复兴。穆罕默德·阿里的英雄时代离不开埃及复兴的大背景,但正是他的远见卓识推进了埃及的复兴。假如没有穆罕默德·阿里,19世纪的埃及可能将是任由列强宰割的鱼肉,从他开始,无论埃及遭受何种形式的掠夺,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地位已不容撼动。

民俗文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