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挞伐
拼音tà fá
注音ㄊㄚˋ ㄈㄚˊ
基本解释
◎ 挞伐 tàfá
[invade neighbours to punish their inquities] 原指迅速讨伐,后来泛指征讨
挞彼殷武,奋伐 荆楚。——《诗·商颂·殷武》
大张挞伐
引证解释
1. 《诗·商颂·殷武》:“挞彼 殷武 ,奋伐 荆楚 。” 毛 传:“挞,疾意也。”原意为迅速攻伐,后挞伐连用,为征讨、讨伐之意。《明史·杨廷麟传》:“陛下有挞伐之意,大臣无御侮之才。”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故草昧经营,北征南讨,日不暇给,皆禁旅与驻防迭供挞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因未得万全之策,致暂缓挞伐之师。”
2. 泛指声讨。 秦牧 《长街灯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繁荣革命文学艺术》:“草菅人命的事件,在报纸上不时公开出来,大张挞伐。”